草丛里,倒着一个男人,身上的青衫被血浸染。
陈卿卿庆幸,于不离晕过去了。
他要是看到这血淋淋的画面,肯定受不了。
男人身上有多处撕裂伤,致命伤在咽喉,被狼咬得惨不忍睹,应该伤到了血管。
看这伤势,活不成了。
男人呼救的声音越来越弱,看到有人来了,他吃力地从怀里掏出个竹筒。
“于家沟祠堂”
竹筒还没送到陈卿卿手上,男人便落在地上,咽了气。
陈卿卿替他合上眼,叹了口气。
起身查看四周,除了被于不离砍死的狼,并没有狼群。
这头狼应该就是于不离发现脚印的那头孤狼,体型枯瘦,毛色不佳,是头年迈的老狼。
只怪这男人运气不好,如果他提前一些遇到陈卿卿和于不离,或许就不用丧命狼口了。
陈卿卿抓起男人手里的竹筒,正想打开看看,于不离醒了。
“别过来!”陈卿卿看满地是血,担心他再晕过去。
他却置若罔闻,苍白着脸大步过来,一把按着她的肩膀,一双眼上下的扫视。
确认她没受伤,心才放下。
“我没事,这是男人临终交给我的。”
陈卿卿把竹筒塞给他,让他转过身看。
她则是抓起丢在地上的包袱打开。
这是死去男人留下的。
她想用包袱皮盖在死者身上,遮住血,避免于不离再次晕倒。
打开包裹,里面是几套衣服,还有一点散碎银两,底下还压着个竹片。
陈卿卿盖好死者,抓起竹片读:“照身贴,姓氏于牛子——为什么会有人起名叫牛子?”
已经看完竹筒里信件的于不离闻言蹙眉。
“女孩子不要说脏话。”
牛子,在北方方言里,可不是什么好话。
“不是我要说的啊,他就叫牛子,还跟你一个姓呢,原来这个时代的‘身份证’长这样啊。”
这个竹片,就是陈卿卿之前提到过的身份证明,在这个时空叫做照身贴。
竹片上刻着持有者的基本信息,姓氏名谁,家住何方,最让陈卿卿感到惊奇的是,在竹片的背面,还雕刻着持有者的体貌特征。
“照身贴上写,他身高六尺——他跟你差不多高,你多高?”陈卿卿问。
“一米八五。”
陈卿卿快速换算了下:“那这个时代一尺就约等于28厘米,接近明清的尺寸。”
搞建筑的,对度量衡特别敏感。
“你那个竹筒里,写了什么?”陈卿卿问。
俩人对了下信息,从死者留下的照身贴和竹筒里的信件里,拼凑了这个人生平过往。
死者叫于牛子,二十六岁,家住京城,是个秀才。
京城战事不断,他不远万里投奔老家的族人。
这竹筒里的信都是他跟老家亲人往来,于牛子还在幼童时就跟随父母进京,与家乡亲人也有二十多年不曾见面。
“他信里提到妹妹,看来妹妹是死在路上了。”
陈卿卿翻翻包裹,果然在最底下看到了一个小牌位,上面写的却是于陈氏。
还有支木钗。
“于陈氏,不是妹妹吧?”
“牌位是他娘子,木钗的款式偏年轻,应该是他妹妹的,古代女孩子死了不能入祠堂,所以他只带了妹妹的钗回来。”
这位牛子兄属实惨。
出发时三个人,一路走下来,就剩一人,现在一人也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