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某老翁,家住本县蔡店,由于其村离县城有五六里路,于是他们父子开了一个路边小店,专供过往行商之人住宿。有几个车夫,来往贩卖东西,就经常住在他们店里。
一天日落西山之时,四个车夫来投店住宿,但店里已客满。他们估计别无他处可去了,于是坚决要求住下。
老翁心里一想,想到了有个地方还可以住,但恐怕客人不满意。客人表示:“随便一间小屋都行,不敢挑拣。”当时,老翁的儿媳刚死,尸体停在一间小屋里,儿子出门买棺材还没回来。老翁就穿过街巷,把客人领到这间小房子里。
客人进屋,见桌案上有盏昏暗的油灯,桌案后有顶帐子,纸被子盖着死者。心惊之下,又见他们的住处,是在小里间里的大通铺上,不免有些忐忑,但由于一路奔波疲劳,很是困乏,他们也没管那么多,头刚刚放在枕头上,就睡着了。
其中只有一人还朦朦胧胧地没有睡熟,睡得有些惊醒,忽然听见灵床上“嚓嚓”有声响,熙熙索索,于是赶快睁眼一看。
只见灵前灯火明亮,四周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猛然惊见女尸掀开被子,竟在起身、下床,慢慢地进了他们的住室。
女尸面呈淡金色,额上扎着生丝绸子,走到铺前,俯身对着每人吹了三口气。见此情景,这客人吓得不得了,唯恐吹到自已身上,就偷偷将被子蒙住头,连气也不敢出,只静静听着,身上冷汗直冒。
不到一会儿,女尸果然过来了,像吹别人一样也吹了他三口。他觉得女尸已走出房门,又听到纸被声响,才伸出头来偷看,见女尸如原样躺在那里。这个客人都快吓破了胆,却不敢作声,偷偷用脚蹬其他三人,那三人却一动不动。
他无计可施,心想不如穿上衣服跑了算了!谁知刚起来拿衣服,嚓嚓声又响了。这个客人赶快把头缩回被子里,感觉到女尸又过来了,连续对他吹了好几口气才走。
过了一会儿,便听见灵床响了一下,估计女尸又躺了回去。他就慢慢地在被子里摸到衣服穿好,猛地起来,光着脚就向外跑。这时女尸又起来了,像是要追赶他。只是等她离开帐子时,客人已开门跑了出去,随后女尸也跟了出来。
客人边跑边喊,但村里人没有一人听见。想去敲店主的门,又怕来不及被女尸追上,所以就顺着通向县城的路尽力快跑。
到了东郊,看见一座寺庙,有敲木鱼的声音,客人就急急敲打庙门。可道士在惊讶之中,认为情况异常,不肯及时开门让他进去。
他回过身来一看,见女尸已追到了,只距离一尺远。客人亡魂皆冒,情急之下,发现庙门外有一棵大白杨树,树围有四五尺,他就用树挡着身子。
女尸从右来他就往左躲,从左来就往右躲,女尸越怒。这时双方都汗流浃背,非常疲倦了。女尸顿时站住,客人也气喘不止,避在树后。忽然,女尸暴然而起,伸开两臂隔着树捉那客商。客人当即被吓倒了。女尸没能捉住人,抱着树僵立在那里。
道士听了很长时间,听庙外没了动静,才慢慢走出庙门。见客人躺在地上,拿灯一照,已经昏死。但摸他心跳,仍有一点搏动,就将他背到庙里,整整一夜之后,客人才醒过来。喂了一些汤水,问是怎么回事。
客人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这时寺庙晨钟已敲过,天已蒙蒙亮了。道士出门再看树旁,果然见一女尸僵立在那里。
道士大惊失色,马上报告了县官。县官亲自来验尸,叫人先拔开女尸的两手。谁知她两手插得牢牢的,竟然拔不出来。
仔细一看,女尸左右两手的四个指头都像钢钩一样深深地抓入树里,连指甲都插进去了。又叫几个人使劲拔,才拔了出来,只见她指甲插的痕迹像凿的孔一样。
县官命衙役去老翁店里打听,才知道女尸没有了,住宿的其他三个客人已死了,人们正议论纷纷。衙役向老翁说了缘故,老翁便跟随衙役来到庙前,把女尸抬回。
客人哭着对县官说:“我们四个人一起出来的,现在只有我一人回去,会让乡亲们生疑,他们万一不相信我怎么办啊?”
县官只得给他写了一封证明信,并给了他些银俩送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