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魏州军
梁国降将贺德伦从河北所带来的一千“亲军”,被张承业安排到了阳曲县唐明镇驻扎。
自古以来,军中武将的亲军是其手上最为信赖的力量,寻常装备精良,待遇优厚。武将则依靠这些亲军弹压三军,维护自己的威信。在战场上,这支亲军部队不仅需要保障主将的安全,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做为战场上一支重要的突击力量来使用的。
一般亲军部队的战斗力,比寻常的部队高两三倍都不止。
只不过这支亲军部队,并不是贺德伦长期豢养的亲军。贺德伦原来的五百亲军,在魏州兵变中被乱军屠戮殆尽,手中就根本没有几个可以信赖的心腹。这支亲军部队,是晋王李存勖从魏博牙军里挑出来的一千人,准备护送他前往云州赴任的。
这魏博军,自中唐以后,就自成体系,军中父子相继,以军人为职业,犹如后世的军**大院,或是在榆次的铁*局家属大院,其子弟从小就好勇斗狠,打架斗殴更是家常便饭。这样一支部队,管好了其战斗力远超寻常的部队,如果驾御不当,则会养虎为患,时常会发生些内乱,甚至会把将主都给干掉。
魏博军历经近二百年,尚武成风,军兵世代以军人为职业,大都武艺高强,而且打起仗来悍不畏死。比如这次李存勖在漳河堤岸遇险被围,保护在身边的大多就是刚收服的魏博亲军,结果晋王只率一百余魏博骑军,居然在两千多梁军包围圈中成功突围,而自身只损失了不到十人,其强悍的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
车辚辚,马萧萧,这支从晋阳以南移驻阳曲的部队在行进时尘土飞扬,哗哗的甲叶撞击声不绝于耳。不过全军明显士气低落,许多人眼里明显带有不甘之色。
魏博军因为愿分镇,惹出一场大的动乱,就因为不愿亲友分离,离开漳河两岸的家乡。现在李存勖在控制了魏州后,居然命令这支部队保护贺德伦移驻雁门关外,每个人都是心生怨怼,时刻准备着找机会再逃回家乡。
搞不好就是一场乱子。
这弄得贺德伦自从北上之后,就一直胆战心惊,生怕一个不好,就惹出大麻烦出来。这次所统带的这支部队,大多是魏博军中的老兵油子,革命斗争经验十分丰富,随便拎出一个,搞起暴乱都是一把好手。
张承业很过分,让这些家伙们将大营安扎在了崛围山下,李继岌知道那里后世叫做呼延寨,据传说是呼延赞在和辽人作战的时候,曾经安营扎寨过的地方。不过,那一片现在是唐明庄园的牧场,让李继岌很是担心,自家的牛羊会很快就会让这些丘八们给偷光了。
从去年开始,晋王李存勖每次亲领大军出征,他这位世子就要顶着晋阳留守的头衔,挂名看守晋军老巢,所以,李继岌现在名义上是留守晋阳的老弱残军最高统帅。这支部队应该是这里面比较能打的一支,留在晋阳城里张承业和中门令郭崇韬、晋阳判官卢子谐都不放心,怕他们趁机搞破坏。
于是,这些人一起顺水推舟,将这支部队安排成了晋阳留守护军,贺德伦这位晋阳巡察使还兼着这支护军统领。
这些军卒在见到李继岌这位顶头上司后,倒是很守规矩,整齐列队,只是行了简单的平胸礼,个个面无表情,如同几排泥塑的兵俑。如果不是看到他们眼中的敌意、不屑和轻蔑,李继岌真有些怀疑自己是接收了一群没有任何感情的木偶。
李继岌骑在枣红马上,眯着眼审视着面前的这支队伍。
反正他不点头,这些人平举着的右臂是不敢随意放下来的。
沉默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李继岌发现这些军卒居然没有人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这份耐心和自律性比寻常的农夫可不止强了一星半点。于是稍微笑了一下,略微满意地点了点头。“郭中门的意思是调大家来做我的亲军,只不过呢,某家眼界比较高,普通的军卒,达不到要求某家还看不上。不过,大家即然是某手下,寻常的时候,只要服从军令,某家倒是能够保证大家天天吃上饱饭,有衣穿!”李继岌当着众人大声说道,“现在,散队!”
这支部队没有营指挥,只有各队都头,一共十名都头,每人指挥一百军卒。
在解散之后,夏冀奇带着几十名亲军,一起帮着贺德伦去安排军营的分配。
这是一处原来晋军废弃的军营,营内有十几排黄土夯筑而成的土屋,另外还有十几座养马的棚圈,已经塌了四、五座。李继岌提前知道安排,但也没派人过来收拾一下,这座残破的营寨就是留给这些人过来收拾。
先让大家养成劳动的习惯。
军队本身就是一头吞金兽,日常花费巨大,李继岌准备把这支职业军队改造成民兵,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
这些新来的魏州军卒一开始只好委屈的挤在这些破破烂烂的土坯房里,在分配好住处后,基本上已经将所有能住人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
好在李继岌知道新军刚到,先行犒赏一下,命人送来了两头生猪,几十袋白面以及菘菜、粉条、豆腐等物品,熬了几大锅肉菜,倒是让军卒们感觉这顿犒赏的伙食倒还不错。
看这些人吃饭的样子,李继岌就知道他们并不算难养活。唐末五代的军卒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干得是土匪的活,得到的却是仅仅勉强够维持家人糊口——大部分抢来的财货,又都被军官们一层层给搜刮走了……
郭崇韬这晋阳转运使当得中规中矩,负责各军的粮草、军械、辎重等的调拨,倒也是完全按照晋军的标准供给,不好也不坏,并没有因为李继岌是晋王世子,就给他手下的这支部队多拨付一些物资。
贺德伦作为一名梁军降将,如今保得性命已经是万幸,况且这支部队也不真是他的亲军,对于李继岌的安排,倒是不管好坏,一律都答应下来,也不提出什么建议。多干少说,或是只干不说。
李继岌找来这些都头们挨个询问了一番,在得知魏博军其时寻常也是亦农亦兵,大家对于干农活倒也熟练,于是就松了口气。
怕就怕这些家伙们什么也不会干!
现在,最大的麻烦似乎并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