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棚设在了京城的东郊、难民营地的对面,绵延数里,背靠灞河。想要积善的人家只要经过京兆府同意,认领其中一个小棚,便可施粥放粮。
将难民集中在此处,便于京兆府管理,有羽林军协助巡逻,难民们不敢作乱,京城里的治安也恢复如常。
这也是宋慈恩去揭州前给圣上的建议。
但苦了想要施粥放粮的人家。往年他们就在家门口赈灾,如今他们得早早准备好食物和要发放的御寒物件,从京城坊内出发,用马车运到赈灾棚。
圣上给他们权衡利弊:“若把难民放进京城,难民流浪在各坊各街道,积善之家想要施粥,难民就会蜂拥而至,各家不仅出行不便,还要严防失窃强砸,现在只是需要每日往返奔波。这其中利弊,各家也当算得清。”
松林学院的女孩子们却不觉得苦。
天蒙蒙亮,顶着寒风,她们就坐着马车出发了。不需要在学院里坐着听先生讲课,而且出去还是干大事,她们摩拳擦掌,兴奋得像一笼笼即将飞向天空的小鸟。
数十辆马车到达赈灾棚,陆续下来一群群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穿着统一的服装,俏生生地嫩如雨后荷尖,一下子就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来放粮的各家管事、小厮仆佣,驻守和巡逻的兵士,医馆的大夫学徒,全都看了过来。
更别提那些难民们,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闻风而动,一下子哗啦啦涌了过来,黑黢黢的脸庞上,一双双眼睛直白地打量这些小姑娘。有人还伸出脏兮兮的手想摸一摸:“可别是什么仙子下凡吧?”
女孩子们有些吃惊,这跟她们预想的不一样啊!饶是她们有心理准备,也被这阵仗吓到,退缩了几步,团团围在一起。
有人喊:“谢娘子呢?”对哦,谢娘子可以保护她们。女孩子们一经提醒,慌得四处张望,找谢晚凝的身影。
然而转了一圈,就没看见谢晚凝在何处,唯有十来个护卫帮她们拦住了向前涌的难民人潮。可接下来要怎么做,这些护卫一概摇头说不知。
姚景熙有些气,咬咬唇,退到后方,冲喻秋招手:“过来。”
见状,喻秋、袁芷、应笑筱、冼妙菡、柴晶莹、冬青等人都聚了过来。这几个孩子,正是前段时间谢晚凝组织学习小组后,各小组的领头人物。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她们也形成了一定默契,有事就先她们几人商量,然后再向组员转达。
“谢娘子人呢?”姚景熙扫视一圈,先开口问道。
大家都摇头。谢晚凝只说了今日来这边赈灾放粮,其余什么都没交代。
“她就把我们丢在这儿呀?”姚景熙跺脚,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
冬青从小跟着谢晚凝,更熟悉她,迟疑一下,开口帮腔:“我觉得谢娘子不是这样的人,她应该是有什么安排。”
沉默一息,喻秋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或许,对我们的考验,现在就开始了?”
袁芷、冼妙菡等人瞪圆了眼,愈发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点头赞同。
这样一想,大家心里反而冷静下来。
这么说,谢晚凝和其他先生们,或许就藏在周围某处看着她们,准备开始给她们考评。但换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在暗中保护着她们。那她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有先生们兜底,她们放手干便是了。
她们其实猜错了,谢晚凝此刻正躲在松林学院的澹怀堂里喝茶,而暗中守护在这些女孩子周围的,是她们家中长辈派出来的人。
这些人看见自己家的姑娘被丢在难民群中没人管,早急坏了,想冲出来帮她们一把,却被刘伯光的人悄然拦下,不准靠近。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四处找谢晚凝,想要质问她怎么安排事情的,可又偏偏找不到,只能急得如热锅蚂蚁。
说回难民营这一头,几个女孩冷静下来后,开始有了主意。
“先生说,做事先观形、观事、观情。”喻秋踮起脚,望四周看了一圈,“我建议,我们先别急着放粮,观察一下这周围的情况,再考虑怎么布局。”
“好主意,”袁芷点头,“我觉得我们可以分头行动,把一些工作先提前准备好,比如清点我们这次带来的粮食物品的数量等。”
“还有,我们可以跟巡逻的兵士商量,寻求他们的支持,来帮我们维持秩序。”冼妙菡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