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消息
进了军器监,三人找到汤隆,见了礼,武松将手里宝剑递给汤隆,口中说道:“兄弟,我学的一套滚龙刀法,想把这两柄宝剑改作戒刀,如广惠兄弟的雪花镔铁双刀模样,你看可行?”
汤隆抽出这对宝剑,说道:“武都头,这对水龙宝剑乃是隋朝所造,毁了着实可惜。大官人这里还有许多入阶的好铁,不如我挑好铁,仿雪花镔铁双刀的样式,另打一对戒刀如何?”
“都听兄弟的,既然要用好铁另外打造戒刀,这对宝剑与我也就无用,又是前朝旧物,就请大官人留存了吧。”武松说道。
赵祯道:“多谢都头,我随裴宣兄弟学了一路太极双剑,平日里只用精铁剑演练,如今有了这对水龙剑,正好替换。”
当下,汤隆拿出几根短铁棍,让武松试了分量,接着拿出一块广寒铁,小半个拳头的血炎铁,记录在案,而后开模铸刀。
见汤隆开始打制兵刃,赵祯带着武松在军器监转了转。而后,广惠自告奋勇,要陪武松去各处转转,结识一番梁山县好汉。
侯健找到赵祯,说道:“大官人,水蟒甲按照阮家兄弟的意见,重新缝制编造,共造甲30套。不入阶的蟒皮双层包牛皮甲胄860套。二阶的细鳞蟒甲10套。”
赵祯听了大喜,把三种甲胄都逐一仔细看过,果然件件做工精良,30件一阶的水蟒甲,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
略微可惜的是,水蟒甲除了轻便的特性,只比寻常的皮甲防护力多了1点。另外用不入阶的绿水蟒皮做的甲,赵祯也起了个名字,叫水蛇甲。
水蛇甲(以绿水蟒蟒皮包裹牛皮缝制而成。)特性:轻便,入水不透,防护+2。
细鳞蟒甲(二阶,高手匠人以二阶绿水蟒蟒皮多层叠合缝制。)特性:轻薄贴身,入水不透,防护+。
赵祯开口道:“把细鳞蟒甲和水蟒甲都送去白石庄武里,让管的赵元礼仔细存放。水蛇甲暂放在此处房里,待我与军师商量一番,再来处理。”
侯健应了一声,赵祯接着说道:“造甲的匠人本月月俸都加倍,以酬谢匠人辛劳,表现最好的十人,另赏一张清凉竹席,前三人再赏一匹水棉布。至于兄弟,也不能不赏,这些日子,县里又捕捞了许多【梁山银鱼】,我让李小二从冰里取出一斤,料理后,再拿一根【三节九孔白玉莲藕】,一块给兄弟送来,如此兄弟也能早日迈入三阶。”
侯健听了,连忙谢了赵祯。
赵祯离了兵器监,使人唤来吴用、朱武并刘慧娘,将水蛇甲、水蟒甲的事说了,征求三人的意见。
朱武道:“大官人,阮小七兄的所在的【鳡虎营】,最善跳帮作战,如今军中小校都穿了【血藤甲】,剩余的军士若都能穿上【水蟒甲】,跳帮作战,必然无人能及。”
吴用皱着眉头,想了想,开口道:“大官人,这【水蟒甲】说起来,毕竟也算宝甲,让普通士卒穿戴,还是不妥,不如仍旧作为水军队头、旗头甲。寻常士卒,立功的老兵、什伍之长穿戴水蛇甲,其余人仍旧穿戴牛皮甲,都漆成蓝色,统一样式便可。如此,五营水军也不生龃龉。前者送到阮小七营中的血藤甲也一并收回。”
赵祯听了,问刘慧娘道:“娘子有什么主意?”
刘慧娘道:“我以为吴军师所言最好,正如朱武军师所言,将【水蟒甲】装备一军,士卒防护提升,战力必定极强。然而军中最重军功、履历,上下一致,只怕将校威严有失,心有怨怼,反不肯用命。不如区分不同,士卒自然奋发向上。”赵祯道:“倒也是,这事还是朱武兄弟来办理。水蟒甲已送进武,水蛇甲还在兵器监,兄弟拿我将令行事。”
朱武点头应下。
赵祯又问道:“如今县中安稳,军中好汉都在操练人马,教演武艺。新来的武松,军师以为安排在何处?”
朱武道:“大官人,武都头赤手空拳打虎的威名,传遍山东、河北,我见他与广惠投契,不如去宝珠寺,做个军都虞侯。”
赵祯一听,也觉得有理,当即点头同意。当即写下任命,又让金大坚雕刻印信令牌。
等赵祯忙完,吴用开口道:“大官人,今日收到消息,青州宋公明前几日打破马陉镇,兵围青州城。”
赵祯听了,吃了一惊,连忙问道:“宋公明如今多少人马?”
“听留在李忠营里的探子禀报,山寨十分红火,每日都有过不下去的庄户来投。宋公明以山上积年山贼为骨干,整编了俘获的军士,加上来投的庄户,宋公明如今已有近两万人马。”吴用回道。
朱武道:“如此看来,只要宋公明再熬过一波围剿,这宋公明可就算是闻名天下的大寇了。”
赵祯也道:“如今听闻各处都不太平,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山东也要有个宋江了。”
感慨一番,赵祯接着问道:“不知可有云天彪这厮消息?”
吴用道:“这厮见机的早,早早弃了马陉镇,去了青州府。知府慕容彦达颇为倚重。”
“今日听李忠那里传来消息,宋公明以来永儿为信使,正在招揽猿臂寨、青云山两处山寨,只怕是还要谋划。”
刘慧娘突然说道:“猿臂寨?这处寨子的头领苟桓、苟英与我父亲有旧。他兄弟二人的父亲苟邦达曾任殿前都虞侯,因其不畏权势,恶了童贯。被童贯谗言陷害,这二人逃回山东,与一个叫真祥麟、一个叫范成龙的,四人杀了【平地雷】强大力,如今聚集了三五千人,占据了猿臂寨。”
赵祯听了,问道:“娘子,外翁可能说动猿臂寨来投?”
“只怕是不成。我曾听父亲说过,苟桓、苟英二兄弟深恨朝廷冤杀了他父亲,立誓要杀童贯。官人终究是朝廷县令,只怕他们不肯投靠官人,反倒是更愿意与宋公明结盟。”